浦软聚焦
-
当前,上海正抢抓元宇宙新赛道布局,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作为上海为元宇宙度身定制两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以上海浦东软件园为核心承载区的张江数链(元宇宙)特色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张江数链”),集聚起一大批“软硬结合、虚实融合”的龙头企业,正加速技术规模化落地,助力元宇宙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张江数链获澎湃新闻报道,展现上海新型产业体系中,蓬勃发展的张江元宇宙创新力量。 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国家会展中心、东方明珠等地标,相应元宇宙应用场景已落地。为何在2022年,上海可以实现如此多虚实结合的应用场景落地?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处长裘薇表示:“上海元宇宙注重应用场景落地,我们推行元宇宙的目的是用‘以虚促实’、‘虚实结合’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元宇宙底层的建模技术、区块链技术、5G、交互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六大技术都是重点。” 经历了最初概念炒作后,中国元宇宙产业正逐渐清晰显现出其发展趋势和脉络,并迎来政策红利期。多个省份或城市加速入局,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上海作为最早发布元宇宙扶持...
-
2023年初,我国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建成,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对真实电网进行1:1三维立体还原和数字化全景呈现。伴随着数字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数字孪生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政产学研用等各界重点关注的领域。如今,数字孪生已走到新时代的聚光灯之下。 什么是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概念起源于NASA。20世纪60年代,NASA“阿波罗计划”以“模拟仿真”为起点,孪生设想初见苗头;2000年起,数字孪生理论加速发展,内涵及概念逐渐明确;2016年以来,数字孪生持续跨行业延伸,细分行业实践不断丰富。但数字孪生在业界尚无公认的标准定义,概念仍在发展与演变中。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认为:从本质上看,数字孪生是一个对物理实体或流程的数字化镜像。创建数字孪生的过程,集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传感器数据,以建立一个可实时更新的、现场感极强的“真实”模型,用来支撑物理产品生命周期各项活动决策。 美国国防采办大学认为: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的仿真过程,...
-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全面开启,算力作为重要“底座”支撑,赋能作用日渐凸显。《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和地区生产总值将分别增长3.5‰和1.8‰。算力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驱动力。 我国算力产业发展现状 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及努力下,我国算力发展水平实现稳步提升。 在基础设施方面,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近2000万台;5G基站数达到185.4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4.5亿户。 在算力规模方面,据《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我国基础设施算力规模达到140EFlops,位居全球第二,2016-2021年间我国算力规模平均每年增长46%。 在产业链方面,我国算力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涵盖由设施、设备、软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构成的上游产业,由基础电信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云计算厂商构成的中游产业,以及由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以及政府、金融、电力等各行业...
-
普洛斯海纳开放创新中心位于上海浦东软件园,由普洛斯研究院牵头设立、上海浦东软件园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软创投”)合作建设运营,已获得浦东新区授牌。 立足于园区产业集聚优势、创新创业良好氛围,依托普洛斯全球网络、产业资源以及投资运营能力,发挥浦软孵化器实体孵化空间优势和孵化服务能力,普洛斯海纳开放创新中心将链接、引进、孵化和加速在供应链、新能源、大数据等领域与人工智能、物联网、5G、可持续发展等新兴技术相关的创新企业,赋能生态链上下游中小企业。 上海浦东软件园郭守敬园 如何赋能初创企业? 普洛斯海纳开放创新中心拥有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资金支持、专家团队支持、生态资源、场景资源等赋能要素,开放海量场景资源,通过场景技术对接体系、创新加速营、深度孵化等形式,对接场景和技术、需求和解决方案、业务机会和人才,为创新生态的各方做更好的匹配,从而赋能创新企业,为其在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市场准入与市场推广等环节提供指导与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加速实现产品落地和产业化。 入驻创新中心可以获得什么...
-
近期,由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发布的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备受关注。该产品凭借强大的文字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瑞银集团报告显示,ChatGPT目前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 那么,ChatGPT是什么? ChatGPT是一款于2022年11月30日在美国发布的聊天机器人程序,也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 ChatGPT与此前一些人工智能产品相比有何不同? OpenAI称,ChatGPT会承认自己的错误、质疑用户提问时预设的错误条件,并且拒绝用户提出的不当请求。ChatGPT的应用场景还包括用来开发聊天机器人,也可编写和调试计算机程序,还可进行文学、媒体相关领域的创作,包括创作音乐、电视剧、童话故事、诗歌和歌词等。在某些测试情境下,ChatGPT在教育、考试、回答测试问题方面的表现甚至优...
-
2023年,元宇宙新赛道商业化应用加速在沪落地。与此同时,浦东新区首个元宇宙主题园区——以上海浦东软件园为核心承载区的张江数链(元宇宙)特色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张江数链”),集聚起一批创新型企业,正为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今日,这股源于张江的元宇宙创新力量获得市级主流媒体——《文汇报》头版头条报道,进一步向业界展现“张江数链”企业牢牢把握科技前沿和产业方向,进一步加快元宇宙底层技术突破,助力产业发展的风采。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豫园灯会现场格外热闹,市民游客争相“打卡”非遗艺术灯彩,还能在手机屏幕上纵览“云游山海奇豫记”。 把整个灯会搬入“元宇宙”的是一家出自“张江数链”的创新型企业——视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AR”)。视+AR入驻于上海浦东软件园郭守敬园,利用EasyAR Mega元宇宙空间计算平台,加上联通5G网络技术,共同打造出这一充满未来感的视觉新体验。 在浦东新区,产业空间达200万平方米的“张江数链”已集聚起一大批“软硬结合、虚实融合”的龙头企业,虚拟现实(V...
-
近日,工信部发布2022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公报指出,202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稳步向好,软件业务收入跃上十万亿元台阶,盈利能力保持稳定,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 一、总体运行情况 软件业务收入跃上十万亿元台阶。2022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5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8126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 图1:2014年—2022年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2年,软件业利润总额12648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回落0.1个百分点至9.1%。 图2:利润总额增长情况 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2022年,软件业务出口5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9.2%。 图3:2014年—2022年软件业务出口增长情况 二、分领域情况 软件产品收入平稳增长。2022年,软件产品收入26583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4.6%。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40...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方案提出,将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方案将推动各行业、各地方结合行业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特色,开展“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平台,形成全面推进机器人应用的浓厚氛围。 作为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之一,上海机器人市场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在上海浦东软件园内,以速锐信息、柴孚机器人、容大数字、DFRobot为代表的企业正深耕机器人赛道,打造推出智能托盘搬运机器人、工业机器人、语音识别机器人、机器人开源硬件等多种产品,在细分领域竞争力优势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