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软聚焦
-
近日,根据《上海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沪经信规范〔2022〕8号),经专家评审和综合评估,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示2022年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第二批),浦软平台与20余家园区企业入选。 上海浦东软件园历经30年发展,已构筑起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联动发展的数字产业布局,先后获得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国家级荣誉。众多园区企业在与园区相伴成长的过程中,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未来,上海浦东软件园将持续集聚产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新生态,着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为园区企业发展增势赋能! *素材来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近日,2023年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榜单发布会暨专场服务对接活动召开,会上公布了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及独角兽潜力企业榜单。园区企业上海森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亿智能”)、达而观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观数据”)获评“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 独角兽等高成长创新型企业作为新经济新动能的典型代表,是衡量地区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生态的重要指标。上海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梯度培育、分类支持一批潜力型全球500强、高估值独角兽企业”。森亿智能与达观数据创新研发,在细分市场具有领先优势,产品及服务备受市场认可。 森亿智能:数据驱动,开启医疗智能化之旅 森亿智能成立于2016年,同年入驻浦软孵化器,2018年入驻上海浦东软件园祖冲之园,是数据驱动智慧医疗提供商。其以包括智慧医院、研究型医院、智慧卫健为特色的中国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具备完整知识产权,是医疗行业首个适配华为鲲鹏处理器体系的大数据解决方案。该方案现已服务200余家三级医院、多个区域平台与医共体。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森...
-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智能制造推向潮头,工业软件的重要性持续凸显。在上海浦东软件园,有一家长期致力于工业软件研发的企业——上海霍莱沃电子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霍莱沃”),依托自研核心算法,提供用于电磁仿真及电磁测量的软件和系统,并研制相控阵产品,实现进口替代。本期“与你同行”,让我们走进霍莱沃,听董事长兼总经理、首席技术官周建华分享在电磁技术应用服务领域的探索与思考。 从电磁场仿真切入,构建三大业务板块 霍莱沃核心技术积累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彼时,作为公司技术带头人,周建华开始投入电磁场技术领域。随着创始团队在中国工业制造企业以及国际领先电磁仿真软件开发企业的持续积累,以“嫦娥探月”工程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为契机,霍莱沃于2007年正式成立,致力推动我国电磁场测试和仿真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自2013年起,霍莱沃着力于自主研发新一代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突破大型相控阵高效、高精度测试难题,其代表性产品“高精度多通道相控阵测量系统”经科技成果鉴定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应用于北斗卫星、高分卫星等知...
-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人才就业、创业服务,为引领区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2月25日,浦东新区2023年人才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暨应届毕业生上科大专场招聘会在上海科技大学开幕。 活动现场,上海浦东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上海浦东软件园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博文代表浦软孵化器,与上海科技大学、张江镇共同签订《大学生创业服务战略协议》。三方将充分发挥园区、校区和社区资源与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为今后上海科技大学毕业生在张江逐梦提供“三区融通”的创业服务,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上海浦东软件园培训中心携手达观数据、霍莱沃、杉互健康、DFRobot、金仕达等园区企业,面向上海科技大学应届毕业生,发布研发工程师、前端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电磁算法工程师、通信网络仿真工程师、UI设计师、AI销售管培生等17个岗位,现场接收简历近百份。目前,达观数据、霍来沃等园区企业已与28位毕业生完成第二次面试预约。与会企业表示,通过此次招聘会,切实感受到园区对企业人才需求的重视与及时响...
-
当前,上海正抢抓元宇宙新赛道布局,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作为上海为元宇宙度身定制两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以上海浦东软件园为核心承载区的张江数链(元宇宙)特色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张江数链”),集聚起一大批“软硬结合、虚实融合”的龙头企业,正加速技术规模化落地,助力元宇宙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张江数链获澎湃新闻报道,展现上海新型产业体系中,蓬勃发展的张江元宇宙创新力量。 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国家会展中心、东方明珠等地标,相应元宇宙应用场景已落地。为何在2022年,上海可以实现如此多虚实结合的应用场景落地?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处长裘薇表示:“上海元宇宙注重应用场景落地,我们推行元宇宙的目的是用‘以虚促实’、‘虚实结合’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元宇宙底层的建模技术、区块链技术、5G、交互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六大技术都是重点。” 经历了最初概念炒作后,中国元宇宙产业正逐渐清晰显现出其发展趋势和脉络,并迎来政策红利期。多个省份或城市加速入局,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上海作为最早发布元宇宙扶持...
-
2023年初,我国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建成,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对真实电网进行1:1三维立体还原和数字化全景呈现。伴随着数字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数字孪生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政产学研用等各界重点关注的领域。如今,数字孪生已走到新时代的聚光灯之下。 什么是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概念起源于NASA。20世纪60年代,NASA“阿波罗计划”以“模拟仿真”为起点,孪生设想初见苗头;2000年起,数字孪生理论加速发展,内涵及概念逐渐明确;2016年以来,数字孪生持续跨行业延伸,细分行业实践不断丰富。但数字孪生在业界尚无公认的标准定义,概念仍在发展与演变中。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认为:从本质上看,数字孪生是一个对物理实体或流程的数字化镜像。创建数字孪生的过程,集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传感器数据,以建立一个可实时更新的、现场感极强的“真实”模型,用来支撑物理产品生命周期各项活动决策。 美国国防采办大学认为: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的仿真过程,...
-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全面开启,算力作为重要“底座”支撑,赋能作用日渐凸显。《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和地区生产总值将分别增长3.5‰和1.8‰。算力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驱动力。 我国算力产业发展现状 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及努力下,我国算力发展水平实现稳步提升。 在基础设施方面,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近2000万台;5G基站数达到185.4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4.5亿户。 在算力规模方面,据《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我国基础设施算力规模达到140EFlops,位居全球第二,2016-2021年间我国算力规模平均每年增长46%。 在产业链方面,我国算力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涵盖由设施、设备、软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构成的上游产业,由基础电信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云计算厂商构成的中游产业,以及由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以及政府、金融、电力等各行业...
-
普洛斯海纳开放创新中心位于上海浦东软件园,由普洛斯研究院牵头设立、上海浦东软件园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软创投”)合作建设运营,已获得浦东新区授牌。 立足于园区产业集聚优势、创新创业良好氛围,依托普洛斯全球网络、产业资源以及投资运营能力,发挥浦软孵化器实体孵化空间优势和孵化服务能力,普洛斯海纳开放创新中心将链接、引进、孵化和加速在供应链、新能源、大数据等领域与人工智能、物联网、5G、可持续发展等新兴技术相关的创新企业,赋能生态链上下游中小企业。 上海浦东软件园郭守敬园 如何赋能初创企业? 普洛斯海纳开放创新中心拥有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资金支持、专家团队支持、生态资源、场景资源等赋能要素,开放海量场景资源,通过场景技术对接体系、创新加速营、深度孵化等形式,对接场景和技术、需求和解决方案、业务机会和人才,为创新生态的各方做更好的匹配,从而赋能创新企业,为其在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市场准入与市场推广等环节提供指导与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加速实现产品落地和产业化。 入驻创新中心可以获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