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同行|霍莱沃:以领先电磁技术应用服务,助力国家战略产业发展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智能制造推向潮头,工业软件的重要性持续凸显。在上海浦东软件园,有一家长期致力于工业软件研发的企业——上海霍莱沃电子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霍莱沃”),依托自研核心算法,提供用于电磁仿真及电磁测量的软件和系统,并研制相控阵产品,实现进口替代。本期“与你同行”,让我们走进霍莱沃,听董事长兼总经理、首席技术官周建华分享在电磁技术应用服务领域的探索与思考。
霍莱沃核心技术积累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彼时,作为公司技术带头人,周建华开始投入电磁场技术领域。随着创始团队在中国工业制造企业以及国际领先电磁仿真软件开发企业的持续积累,以“嫦娥探月”工程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为契机,霍莱沃于2007年正式成立,致力推动我国电磁场测试和仿真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自2013年起,霍莱沃着力于自主研发新一代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突破大型相控阵高效、高精度测试难题,其代表性产品“高精度多通道相控阵测量系统”经科技成果鉴定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应用于北斗卫星、高分卫星等知名工程项目,并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如今已扩展至5G通信、汽车毫米波雷达等领域。
在经历从仿真与设计服务技术起步到相控阵测试核心技术突破后,霍莱沃自2019年起聚焦小型一体化集成、低成本新体制、多模融合等技术的开发,向用户提供相控阵与天线系统等产品。2021年,霍莱沃登陆科创板。周建华介绍道:“历经锤炼,霍莱沃已构建电磁仿真验证、电磁测量系统、相控阵产品三大业务板块,服务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通信、汽车等高端制造业的产品研发、生产及应用。”目前,霍莱沃已先后为中电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集团、航空工业、中国电子、中科院下属的多家单位及中兴通讯、大唐移动等客户提供坚实的仿真及测量技术保障。
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积极推进CAE国产化
工业软件的研发高度依赖工业发展技术及经验迭代累积,没有捷径可走。长期以来,在电磁场仿真业务领域,行业参与者多为美国Ansys、法国达索系统等国际厂商。随着我国工业体量规模的增长,工业软件市场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国内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发展空间广阔。
周建华说道:“不同于计算机软件的软件属性,工业软件从本质上而言还是工业品。国内拥有领先的技术和算法,但缺乏有工业制造经验、能够将相关技术与具体产业相结合的人才。自2013年以来,霍莱沃已先后为嫦娥三号、北斗二号、高分三号、嫦娥四号、北斗三号等国家重大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在北斗二号项目中,更是突破校准算法关键技术,首次将相控阵天线在轨校准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得霍莱沃在研发工业软件方面的优势愈发显著。”
作为行业内为数不多,同时掌握仿真和测量两类算法技术的企业,霍莱沃瞄准CAE(工程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工程)领域国产化推进,打造覆盖仿真、设计优化及应用验证的完整产品系列。其仿真软件包括通用仿真软件霍莱沃RDSim三维电磁仿真软件、专用仿真软件天线布局仿真软件等产品;设计优化软件包括天线设计优化软件、相控阵设计优化软件等产品;应用验证软件包括复杂电磁环境仿真软件、天线故障诊断软件等产品。
霍莱沃RDSim三维电磁仿真软件
近期,霍莱沃RDSim三维电磁仿真软件成功入选工信部2022年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该款软件可实现近亿级网格量的大规模计算,并成功在国产主流HPC超算平台上完成部署工作,实现万核以上的大规模仿真计算能力,在航空隐身、汽车雷达、整车布局等应用领域均已获得突破性进展。
扎根园区十余载,致力成为电磁技术的领航者
霍莱沃紧跟国家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政策,坚持自主研发并取得丰富成果。回忆起入驻园区的缘由,周建华感慨道:“园区对霍莱沃帮助颇多。这里设施配套好,环境氛围好,不仅仅是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更像是一个集聚中心。郭守敬园作为上海浦东软件园最早建成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聚集地,与霍莱沃的发展定位和未来规划完美契合。十余年来,园区见证了我们一路成长。”
2016年,霍莱沃积极响应《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浦东新区行动方案(2015-2020年)》,提出依托张江综合国家科学中心构建上海新一代无线通信核心技术开放实验室,集聚行业创新资源。周建华表示,在浦东新区科委、张江创业中心、张江管委会及园区大力支持下,2018年霍莱沃成功在上海浦东软件园建设起新一代无线通信核心技术开放实验室,研发实验条件进一步完善。
谈及未来发展规划,周建华表示,霍莱沃将继续秉承“不忘初心,一以贯之”的理念,长期坚持“迎击挑战、超越期望”的创业精神,以科技报国为己任,持续聚焦电磁CAE仿真及电磁测量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应用,为国防科技工业、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智能驾驶等产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