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前沿|AI盛会上的“浦软回响”:芯片、算法、应用“全栈突围”
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5)在上海举行。以“模型应用+具身智能+智能硬件”为核心特色,汇聚超800家企业,集中呈现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勾勒了一条后大模型时代愈发清晰的AI发展路径。
AI浪潮,正将世界带入“倍速模式”。而中国AI正通过芯片、算法到应用的全栈式技术能力协同推进,提升在全球竞争中的话语权。上海浦东软件园内上下游生态企业在这一国际化舞台上大展拳脚,不仅展示了其在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最新成果与解决方案,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AI从技术探索到产业价值的务实路径,为全球智能生态贡献力量。
芯光异彩
国产GPU破壁,光子芯片开辟新赛道
如果把AI比作一部跑车,芯片就是引擎,数据语料是燃料,云平台是高速公路······从芯片到集群,在WAIC 2025现场,参展企业用数字基建让AI真正落地并且奔驰起来。
沐曦:以自主“芯”筑基智能未来
沐曦立体化呈现了国产芯片厂商的全链路技术方案:重磅发布基于国产供应链的旗舰GPU曦云C600,标志着国产高性能GPU实现历史性突破;首发训推一体技术全栈方案,开启国产算力赋能千行百业的新征程。
曦云C600基于沐曦自主知识产权核心GPU IP架构,构建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的国产供应链闭环,标志着沐曦又一次成功完成从“研发优势”向“产品优势”的关键跃迁。该芯片集成大容量存储与多精度混合算力,支持MetaXLink超节点扩展技术,并内置ECC/RAS多重安全防护模块,为金融、政务等关键领域提供高可靠算力基座,满足下一代生成式AI的训练和推理需求,性能强劲,全面对标国际旗舰GPU产品。

大会期间,沐曦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同为“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研究及开源生态创新联合实验室”揭牌,双方将重点突破AI芯片标准制定与开源生态建设。
曦智科技:光子计算+光子网络双擎驱动
“电力提升生活舒适度,算力飞跃将释放思维与精力潜能。而光子芯片正以创新技术开辟新赛道,成为算力突破的核心引擎。”曦智科技以“光电融合突破算力边界”为主题,全方位呈现了其“光子计算+光子网络”两大产品线的最新成果,曦智天枢光电混合计算卡、PACE光子计算处理器、OptiHummingbird人工智能推理卡、光跃LightSphere X光互连光交互芯片、xPU-CPO光电共封装原型系统等产品悉数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曦智科技联合壁仞科技、中兴通讯共同推出的光跃LightSphere X——全球首个分布式光互连光交换GPU超节点解决方案,凭借其突破性原始创新获大会最高奖——SAIL奖(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该方案以曦智科技全光互连芯片为核心,创新性地提出了分布式光交换技术,解决了大规模算力集群中传统电互连、集中式交换的带宽瓶颈与扩展性受限等挑战,构建起高带宽、低延迟、灵活可扩展的自主可控智算集群新范式,相关论文已获国际通信网络领域顶级会议SIGCOMM 2025接收。

此外,曦智科技联合燧原科技推出国内首款xPU-CPO光电共封装原型系统,与沐曦联合打造光互连电交换超节点方案······多项方案生动诠释了“光引擎”与“算力引擎”的协同创新,为中国AI产业构建起更坚实、更高效、更具扩展性的算力底座,为智能未来的疾驰铺就了更宽阔的道路。
飞腾公司:终端智能刷新体验新维度
作为芯片“国家队”,飞腾公司与中国电子共同参展,携“最强大脑”AI推理一体机、智能好用的“办公搭子”以及可爱的AI视觉机器人等展品,在核心技术馆全面展示了“云边端”一体化智算方案。

基于飞腾腾云S5000C-E打造的AI训推一体机、基于飞腾腾锐D3000M打造的AI PC首次亮相。其中,基于飞腾腾锐D3000M打造的AI PC最高主频可达2.9GHz,配合LPDDR5高频内存和高速率固态硬盘,较上一代产品性能翻倍,且续航时间超8小时,部署格灵深瞳AI应用软件,可轻松实现代码编写、文档辅助编写及AI生成PPT等功能,堪称“信创办公神器”。
离线+记忆
RockAI推出拥有“原生记忆力”大模型
今年的WAIC 2025上有一个显著的风向标:无论是参展企业还是逛展用户,人们对大模型这一概念已经祛魅,取而代之的是每个人都在问:“有没有落地案例?”
在Transfromer架构几乎在大模型赛道上“一骑绝尘”之际,AI初创团队RockAI(岩芯数智),选择了一条“非共识”之路——自研全新的Yan架构大模型,以神经元选择激活(类脑激活机制)以及状态记忆这两个模块替换了Transformer里面的Attention机制。7月26日,全球首个拥有“原生记忆力”的大模型Yan 2.0 Preview在WAIC 2025正式亮相。

RockAI成立于2023年6月,是园企岩山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其核心产品是国内首个非Attention机制的Yan架构通用大模型系列,能够让堪称“算力巨兽”的AI大模型离线部署在低功耗设备上,无需联网,实时运算。相较于此前发布的Yan1.3系列模型,Yan2.0 Preview模型,将多模态能力进一步拓展到视频领域,并引入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记忆单元,让模型拥有自主学习能力。
“不仅能够看懂、听懂、说清楚,还能够记住我们。”RockAI CTO杨华说道。“我们想做真正有差异化的架构,打造一个能适应物理世界变化、具备多模态理解和交互能力的模型。这个模型刚出厂时可能并不是最聪明的,但能够根据用户所处环境的变化,实时学习并习得新的信息,从而做出针对用户习惯的个性化响应。”

在传统大模型中,知识往往依赖外挂式的调用(如RAG),而搭载Yan 2.0 Preview的机器狗通过将记忆深度融合进模型参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长期记忆”与个性化理解。这种记忆不是临时存储,而是一种随着用户交互逐步演化的智能积累,让设备具备“了解你”的能力,成为用户思维的延伸,而不仅是工具。在展会现场,机器狗向观众演示模型在完全断网、离线的状态下依然可以实现自然对话、操控游戏,吸引众多科技迷围观。
多点开花
人工智能“大航海”时代来临
作为观察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与商业化的关键窗口,WAIC 2025涌现出多款聚焦实际场景、解决核心痛点的新锐AI应用,吸引参展者关注。一批优秀企业正通过前沿技术和产品,推动行业发展,并积极拓展商业化应用。
金山云:让AI成为办公与创作的“帮手”
更“有人味”的AI,正在成为连接个人情感与工作效率的全能接口。金山云将WPS灵犀助手推至展台。作为本届“WAIC镇馆之宝”之一,WPS灵犀展示了其围绕文档、表格、演示、PDF等主流办公场景的模块化AI能力,包括写作润色、公式生成、图表插入、内容摘要、Chat with PDF、多轮问答等功能,并进一步拓展至AI头像生成与创作辅助。这意味着AI已不只是“办公插件”,而开始成为内容创作与知识管理的主动协作体。

鲲游光电:加速AR商业化落地
人工智能终端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的关键载体,将重塑人机交互范式与模式,拓展服务消费边界,深度赋能千行百业。上海市经信委日前印发《上海市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提到“组建智能眼镜产业联盟,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同,带动上海下一代显示产业整体提升”。

WAIC 2025期间,鲲游光电与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元启元宇宙产业促进中心等十家单位代表,共同成立上海智能眼镜产业联盟。上海将从元器件到眼镜终端,以标准化、系统化等协同行动,推动智能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鲲游光电作为AR光波导行业头部厂商,携六大产品序列“秋水”“逍遥”“梦蝶”“扶摇”“撄宁”“玉璋”,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助力AR产业高速发展和商业化落地。
AskSia:打造学生专属的AI老师
AskSia携AskSia AI 3.0亮相展会,以 “一块屏幕,把整个学习流程装进去”的升级理念,为大学生打造个性化的AI产品。AskSia AI 3.0利用大语言模型解析用户上传材料,从而构建每个用户专属知识图谱,实现从课前资料上传、课堂高效互动到课后便捷整理的无缝衔接,打造学生专属的AI老师。

AI在教育领域的赋能价值日益凸显,AskSia正以更智能、更连贯的方式重塑学习场景,让学习流程更顺畅、专注度更集中,推动个性化、高效化学习体验落地,成为连接技术与教育革新的重要纽带。
达观数据:从被动查询向主动服务进化
达观数据携全新AI产品与解决方案亮相WAIC 2025,大会首日即发布首款深度融合Agent(智能体)能力的企业级知识库产品,引发行业对“知识资产智能化运营”的强烈关注。

“Agent(智能体)不再是孤立的工具,而是依托知识库的‘知识底座’,成为理解业务、解决问题的‘智能员工’。”达观数据创始人、董事长、CEO陈运文表示。随着智能体能力的持续进化,达观数据将在金融合规审计、政务公文智能处理、工业研发知识协同等对精准性与效率要求极高的场景中率先规模化落地,推动企业知识管理从“被动查询”向“主动服务”进化。

大会期间,浦软创业营企业最终序列、易启未来、绘话智能、数宗、谦贞数字、虹掣智能、谋先飞、自由量级等也纷纷现身“国际化”舞台,向全球观众展示最新发展动态、前沿技术成果。作为上海浦东软件园重点打造的创业生态品牌之一,浦软创业营至今已举办十一期,累计触达1000余个优秀项目,集结了一批又一批有想法、有冲劲、有能力的创业者,见证着一家家初创团队从“种苗”长成“大树”。作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经济新动能的重要载体,浦软孵化器也正在不断深化服务,扩容服务生态圈,推动颠覆性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硬科技企业的加速孵化。
技术的锋芒,唯有深深嵌入产业沃土,方能淬炼为驱动时代变革的新质生产力。从底层算力到核心算法,再到场景应用,上海浦东软件园已构建起层次分明、活力奔涌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生态体系。这不仅是人工智能产业要素的物理集聚,更孕育着一个创新动能高效流转、多元主体共生共荣的有机创新生命体。
展望未来,上海浦东软件园将持续聚焦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与颠覆性创新,巩固创新策源优势;加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开拓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星辰大海,让中国人工智能这份年轻事业的创新脉搏,在世界舞台上激荡出更强劲的回响。
文中图片转载于园区企业,已获得相关授权
来源|园区企业
编辑|邹杨
审核|姚远
校对|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