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精英齐聚!“浦软产业频道”线下沙龙圆满落幕
“浦软产业频道”线下沙龙
12月13日,“浦软产业频道”2024年度线下沙龙成功举办。活动聚焦“新科技、新质力、新发展”,汇聚政产学研各界精英,共同探讨数字中国建设的新机遇与挑战。
“浦软产业频道”是由上海浦东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联合打造的线上品牌,通过主题分享、圆桌对话、交流访谈等活动形式,共同聚焦热门行业,分析产业动态、探讨技术趋势、寻求市场机遇,为园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智慧和活力。自2023年8月9日上线以来,成功举办多期节目,吸引了超百万人次点击观看。
开放合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上海浦东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何育浩在致辞中表示,“浦软产业频道”连接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为各方共同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深度融合奠定坚实基础。本次沙龙活动的举行是一次全新起航,上海浦东软件园也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依托该平台搭建更多创新实践的试验场,助力园区企业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同时,园区将进一步探索国际化发展,汇聚更多全球资源,将“浦软”打造成为上海数字经济发展的一张响亮名片。

上海浦东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何育浩
沙龙特别邀请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产业创新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庄珺作“把握世界科技变革趋势,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主旨报告。他强调,创新是应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增强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地方实践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自身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他分享了上海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以及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布局和突破,呼吁进一步深化改革,包括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教育科技人才循环,以及推动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产业创新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庄珺
话题讨论:跨界创新与洞见
本次沙龙邀请十四位在各自领域内深耕多年的行业专家,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的观点洞察,为与会者带来一场思想盛宴。探讨主题涵盖技术前沿、行业发展趋势,为参与者提供跨界合作与创新的视角和策略。
话题讨论(一):元宇宙与生命科技
“元宇宙与生命科技”讨论话题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医疗健康大数据与网络研究中心(华东)主任张宇鸣主持,聚焦元宇宙技术发展与创新应用,以及元宇宙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布局。
元宇宙不仅仅是技术的集合
数字医疗机器人绘制了未来医疗新图景
元宇宙为医学创新开辟了全新的视野
安徽栈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元宇宙医学》期刊副主编高承实分享对元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未来展望。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程云章分享了数字医疗机器人的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以及元宇宙对生命科学研究及医学教育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物材料与诊疗技术课题组组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双聘PI王祎龙结合自身研究,重点分享元宇宙医学应用场景。
话题讨论(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据赋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据赋能”讨论话题由瓴麟科技总经理、《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科技制高点”栏目制片人王奥博主持,围绕AI大模型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应用,6G及卫星互联网的前瞻研究,数据要素流通与城市治理,以及数据合规与数据价值开发利用等议题展开。
利用数字化手段串联现有的软件和数据
跨界和交叉领域合作越发受到重视
数据颗粒度需要进一步提升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副总预研师、研究员杭观荣分享航天数字化的见解,探讨航天业态的转变以及数字化、智慧化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复旦大学智能网络与计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哲在发言中强调了人工智能(AI)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重要作用,指出AI技术对于实现卫星的自动化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九三学社上海科技专工委委员,复旦大学企业硕士导师,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室内环境健康方向负责人朱春提到,随着智能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更加重视跨界和交叉领域的合作。
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罗力提出数据共享和开放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志华强调企业在市场管理体系和合规管理体系方面的重要性。上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数据运营总监杨冠军强调数据要素在城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此次年度线下沙龙是“浦软产业频道”对既往工作的总结和对未来发展的谋定规划,为行业领袖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平台,也为数字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进一步巩固了上海浦东软件园在数字产业创新社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作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上海浦东软件园汇聚了众多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构筑起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联动发展的数字产业布局,成为推动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上海浦东软件园将集聚产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新生态,着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为园区企业发展增势赋能,推动数字中国建设迈向新高度。
来源|产业发展中心
编辑|邹杨
审核|姚远
校对|产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