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部划重点!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转型重点,数字经济将迎来发展“快车道”

发布于: 2024-01-19
分类: 浦软聚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3年中国制造业等产业的转型升级取得哪些成效?2024年又有哪些具体举措使数字技术更好赋能经济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让我们一起聆听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和信息通信领域专家的权威解读。

推进新型工业化,铸就发展新优势

2023年,“新型工业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领域的高频热词,从中央到地方围绕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等特点,在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工业数字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江明涛表示,在去年(2023年)的1到11月份,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79%,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已有60.9%,“数字领航”企业已经有58家,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达到近万家,提质、降本、增效作用明显。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出,2024年,将在深化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上强化政策引导、夯实基础支撑、健全服务体系,以数字化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江明涛认为,要推动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政策,引领企业技术进步、管理变革和模式创新。培育面向工业场景和企业需求的系统解决方案及服务商,强化供需对接,构建合作共赢的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

稳步落实新举措,加快工业化步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江明涛认为,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工信部要深入推进“双千兆”协同发展,加快5G规模化部署应用,加快布局智能算力设施,促进多方算力互联互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关键软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供给水平。

2023年,人工智能大模型快速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将“AI大模型能力持续跃升”列入“2024年信息通信业十大趋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AI大模型在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还需提升数据质量和大模型训练能力。他认为,在实体和工业领域,AI大模型要跟相关数据有很多结合。这些数据需要比较精准,或是做好分类,在这种条件下形成高质量数据,来训练大模型,然后生成。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中国5G基站总数达到328.2万个,同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40家。信通院专家表示,2024年,“5G+工业互联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王志勤认为,5G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即将进入到一个规模化发展的阶段,需要进一步提高ICT(信息通信技术)本身的供给能力,包括降低成本、加强大企业带动小企业整体生态的推广和快速推进。

从“5G+工业互联网”到AI大模型,中国正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放眼2024年,工信部和相关领域专家都表示,要充分发挥信息通信技术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先导性作用,加快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撑。上海浦东软件园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软件园区之一,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经过三十余年发展,上海浦东软件园汇聚了众多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构筑起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联动发展的数字产业布局。未来,上海浦东软件园将集聚产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新生态,着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为园区企业发展增势赋能,为上海数字经济的创新与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分享